可運用教育部現有學生健康資訊資源,進行師生健康需求評估,以建構有利於評估各校、各縣市之健康問題的項目,並了解健康體位計畫執行成效。舉例說明如下:
過重、肥胖的學生;太瘦學生;太矮學生需要集結資源、長期追蹤、擬定個人計劃,因此是個案的管理對象。
護理師雖然是大部份校園內唯一的健康專業人員,但是健康體位計劃必須根植於健康促進學校計劃,及教學、生活、環境中,因此校長、教務主任、總務主任、學務主任、衛生組長、護理師、營養師、體育老師、輔導老師、午餐秘書、資訊老師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學生與導師的接觸最多,也必須扮演重要角色。
針對兒童身體活動與飲食相關概念,選用適合兒童用語的方式,發展出簡單易懂的教材。「量身訂做的快樂減重手冊」,及「健康體位百寶箱之教師手冊」供各級學校自行下載使用。
透過個別性的諮詢,分別針對飲食與運動兩方面做評估與諮詢,並與個案共同設計個人化計畫、設定個人目標、策略。行為改變的活動階段可分為「心動前期」、「準備期」、「維持期」。營養指數方面,個案可以依目前想改變的飲食方式,選擇項目有「高纖指數」、「低脂指數」、「熱量調節」。
考量學生族群在學校環境團體生活的特性,計畫執行初期,分別用三次的時間活動的時間,簡介費力的身體活動、中等費力的身體活動、健康飲食的概念,運用簡單的有獎徵答,從孩子的回覆與參與得到回饋。以有助於學生在計畫執行過程中,有必備的基本常識去判斷及選擇健康行為的養成。
由學生及教職員工進行自我健康管理工作,紀錄每天的運動項目、持續時間、飲食中蔬菜、水果、高脂飲食攝取的份量,以掌握個人飲食及運動的現況。藉由每日健康日記的紀錄,讓家長初步了解孩子參與身體活動、飲食習慣的現況。
利用集點活動,運用個案喜愛與同儕競爭比較的心態,企圖引發個案興趣,可採取班級集點競賽、全校性集點比賽,藉此產生競爭、榮譽、增強作用,以提高全校對於提升身體活動、體適能、及健康飲食的認同。
由各校自行辦理之「愛心媽媽纖體營」或社區志工訓練活動,訓練會進入各班之愛心媽媽,配合導師,運用防疫保健集點卡、快活集點卡,或午餐教育,提昇各班之體位意識及行動。
學校護理師是校園內具有專業證照之常駐人員,具有執行學生的身體健康檢查,及建檔、儲存與運用學生健康檢查相關數據之能力,在瞭解全校學生體位現況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個案管理: 附件1.兒童及青少年體位不良之篩選及處理原則 附件2.個案管理時辰及查核點
具有健康飲食、食品衛生、學校午餐菜單規劃等專業,對於協助學生落實均衡飲食有相當大的助益,研究顯示:校園內有營養師是減少學生肥胖的重要保護因子(劉影梅, 2015)。
均衡的健康飲食能讓您能量充沛、保持活力、增進健康、減低罹病的風險,落實均衡飲食以及健康的生活型態,可以降低日後得到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機會。落實健康飲食習慣的方法,可以從改變吃東西的方式開始:
附件1.飲食對快樂長高變聰明好處
均衡健康的三餐,以五穀根莖類為主食,每天攝取三至五碗五穀根莖類,多攝取全榖類;每天攝取五蔬果,三份蔬菜兩份水果,其中一份為深綠色蔬菜;適量攝取奶類食物,除特殊體質外,每天攝取1至2杯奶製品。過重或肥胖學生可以選擇低脂奶製品,並適量攝取肉魚豆蛋類,包括2至4份肉魚豆蛋類,其中至少1份是豆製品。
由於年齡、性別以及日常生活活動強度的不同,每個人每日所需要的食物量也會不同。下方的梅花圖是針對7-12歲兒童,所提出的每日飲食建議量。梅花圖代表每日飲食中要包含六大類的食物以及各類食物的食用量建議。
附件2.六大類食物的份量說明
一份食物究竟是多少?為了避免食物換算份數方式過於繁雜可以運用「簡易食物換算表」,簡單算出食物的份數。
附件3.簡易食物換算表
附件1.學校午餐食物內容及營養基準
附件2.食物中鈣質的含量
附件3.食物代換表
附件4.國民中小學學校午餐及校園食品訪視輔導表
附件5.學校午餐及校園食品訪視輔導表
附件6.學校午餐衛生自主管理檢查表
附件7.學校午餐廚房容器具清潔衛生檢查表
附件8.學校午餐異常處理單
附件9.學校午餐留樣紀錄表
附件10.供應商名冊
附件11.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執行校園食品規範督導考核要點
有趣的是其實吃的品質好(營養素完整)才是體重控制的關鍵,經過本土的有國家代表性的研究,臺灣學生的肥胖原因已然清楚(劉影梅,2010),並且經過學者、專家、長官、第一線的師長用REAIM模式及研究驗證過85210是有效、簡易的策略。本土的肥胖預防研究發現更突破傳統-只看運動、飲食的狹隘觀念,由健康的生活型態下手,進而找出85210的有效、簡易策略:每天睡滿8小時,天天五蔬果,4電少於2小時,每週運動210分鐘,每天喝水1500 c.c.,稱為健康體位五大核心能力。應該運用各種方法宣導、深耕下列概念。例如:學生健康自主管理網(www.ym.edu.tw/action)/教學資源/全校宣導品/宣導海報/85210海報單張。海報、四格漫畫、作文比賽;甚至魔術方塊(健康概念85210;睡足8時學習更清楚;日5蔬果疾病不找我;4電少2護眼樂環保;1日三十運動兼健腦;日千五水0糖好輕省)非常好玩。
上述策略,在2012年、2013年分別提昇了2.8%、3.2%的學生邁入健康體位行列。簡單又有效,一定要試試看。
老師可以請學生上學生健康自主管理網(www.ym.edu.tw/action),準備好身高、體重、性別、年齡,學生就可以知道自己的體位落點;並且了解依照現有的身高、體重該有多少的體重、身高。再進入七小福,了解自己85210外加上吃早餐、餐後潔牙的健康行為;之後網站立刻會鼓勵他,並且告訴學生該努力的方向。這個系統一週做一次就夠了,老師可以安排學生在計畫前後各做一次,或當成監測、追蹤工具,每週做一次共做二、三個月,養成習慣。老師、教育局處長官可以在認證過身份後,由後臺看到統計資料,作為計畫成效的實證依據。
健康體位五大核心能力,取自健康自主管理網:http://www.ym.edu.tw/action。也可以運用下列記錄表協助過重、肥胖學生。特別是一二年級學生不宜用網路的七小福監測行為,這就是個好工具。
附件1.快樂長高變聰明魔法集點卡
附件2.全校性策略
成長中兒童減肥,體重要減多少:
判斷兒童青少年是否過重的簡易法,用自主管理網得知應該有的身高,體重
劉影梅(2015)發現睡飽、減少銀幕時間、多動、吃早餐是肥胖的前置因子(antecedent);在學校午餐吃到足夠的蔬菜,及喝水以致減少含糖飲料是減少肥胖的後設因子(consequence)。所以85210是肥胖的個案管理策略。
研究發現肥胖者只是比正常人一天多300大卡,一般人沒有醫學專業支持,一天不可減少熱量超過500大卡,減少7000大卡可以瘦一公斤,所以一週不宜減重超過0.5公斤,但是學生還要成長不可隨便減少熱量,最好靠運動增加200大卡的消耗,由不健康的食物中減少100大卡,例如:含糖飲料、油炸品、零食。可以鼓勵學生一天減少熱量100大卡,一年可以瘦5公斤,(100大卡*365天)/(7000大卡/公斤)。
少吃100大卡,例如: – 1:一杯水(少喝一份250cc含糖飲料) – 3:刪熱量(少吃一大湯匙飯) – 5:五蔬果(三天一次菠蘿麵包、蜂蜜蛋糕改為水果) – 7:油切(炸排骨改滷排骨、炸魚改蒸鱈魚) – 1/2瓶蘋果西打(一瓶=350cc) – 1/3杯冰淇淋(小美冰淇淋 200cc) – 1/4包泡麵 – 1個統一布丁
附件1.學校之健康體位個案管理模式
附件2.消耗100卡熱量的活動
附件3.策略與資源
陽明大學學校衛生研究中心更設立了健康體位網(http://www.ym.edu.tw/active)可以為過重親師生量身訂作的健康體位計劃。所有學生,家長,及教職員均可使用,並有學校、縣市群組之網路後台線上統計管理介面。有超級好玩的量身訂做心法,如連結說明
附件4.連結說明
男= (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2.5公分)/2 女= (父親身高+母親身高- 12.5公分)/2 範圍: 男孩: +/- 10公分 女孩: +/- 8.5公分 身高落於標的範圍外,要考慮是否生長異常
體位的診斷:由學校護理師測量登錄的健康檢查系統,比較全國、縣市、及貴校數據了解學校介入的重點
用下表決定問題在誰身上,在同一批人連續追蹤三年更有成效。
例如用此表分別分析肥胖率、過重率、過輕率
就是7小福呀!別錯過了!請看第41題。
開啟健康自主管理網站首頁在成果分享 績優學校 項下有許多精彩作品。 縣市成效 / 其他競賽比賽得獎作品 項下也值得參考。
附件1.健康體位輔導與推廣計畫實施計畫
目標:發展符合(高中小學校)教師實際教學需求之健康體位主題教學模組,落實學校在推動健康體位時之教學工作。 定義:培養學生促進健康體位教育之五大核心能力之教案、教具、教材 方式:作為正式課程的補充教材;或是其他空白課程、校本課程的教材。 範本:在學生健康自主管理網(http://www.ym.edu.tw/action)/教學資源/教案比賽得獎作品;教案設計及教師用手冊;如學生的各類教材。
健康中心學期初測量學生身高、體重、 視力。異常者發給通知單,並通知導師。10月/3月初之前將資料整合給校長,並依規定將健檢資料上傳。針對病理性異常個案,輔導協助轉介至專業醫療院所。
學校必須安排生學生每天運動30分鐘
過去的例子有:
由健康促進委員會主導,透過學校各管道引導學校成員、家長的關心及參與。學生自編有趣戶外活動;發展老師、學生、家長的自尊、自我增權的訓練課程:促進友善、接納、智慧的學校社會環境。也可運用下列海報。
研究發現:父母肥胖男孩變胖的機會增加二倍左右,女孩變胖的機會更高達四倍(劉影梅,2010)。且胖爸的男孩;胖媽的女孩,比較不覺得自己胖,而飲食無度(劉影梅,2016)。除了基因的影響外,飲食、運動習慣及生活型態都會傳遞給下一代。肥胖青少年父母的運動比率小於10%,父母是孩子運動的第二夥伴,數據顯示父母運動的頻率越高,孩子相應的運動時長也會增加。特別是學生族群,除了早餐、點心之外,大多是家長決定飲食內容,課外活動、親子共遊也多是家長決定。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官方期刊的研究指出:父母採用獨裁的教養方式,增加了孩子37%的肥胖風險。推動學校健康體位工作,要結合學生的父母或照顧者的力量,以及社區的資源共同推動,才能營造健康成長環境,培養學生落實健康生活。
健康體位家庭護理包含:
健康體位家長作為有:
提昇健康體位家長能力的學校作為有:
護理師在測量過學生身高、體重後一定要依需要給家長通知書(連結)
附件1.家長通知書
每天睡滿八小時:睡眠不足會減少瘦身素(Leptin)的分泌;增加令人食慾大開的食慾素(Ghrelin),所以會增加女生4.2倍、男生1.6倍變胖的危險。睡飽後精神好、表現也會跟著好,吸引學生的事物多。犧牲睡眠可能是一選項,其實十分划不來。因為睡眠有助於學習,快速動眼期是短期記憶倒帶成長期記憶的關鍵,因此切勿打斷90分鐘的睡眠週期,也要以其倍數規劃睡眠。晚上10點以前上床睡覺,可以把握11點至隔日3點生長激素分泌之高峰。晚上天黑、關燈睡才不會降低健康恢復,且遠離疾病,還可以維持安穩睡眠的褪黑激素濃度。睡前不看有刺激醒覺中樞藍光的銀幕更易入睡。
天天五蔬果:吃較多蔬果的人,增加了腸道容積,排泄順暢,比較不容易變胖,在減重過程中豐富的植化素也可以調適壓力。所以每個人每天要吃三拳頭煮熟的青菜,或是午晚餐吃一盤燙青菜的份量。其中一半以上要是深綠色的青菜,其他多色蔬果更有助於視力。
四電少於二:久坐會增加脂肪的累積,2小時內血液循環已經變差,脂肪酶下降90%造成高密度膽固醇下降80%,3小時開始出現傷害。坐著一分鐘一公斤體重只消耗一大卡,但站著則有十大卡,因此久坐不但與肥胖相關,也是近視、心肺功能、頸椎腰椎背椎的大敵。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是近視的主因,銀幕的藍光含量比較多,會傷害視網膜。綜合考量用眼距離、藍光含量危險程度依序為智慧型手機、電玩、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個人電腦、液晶電視。人的眼睛看6公尺時最放鬆,當看電視3公尺時需要30度;看書30公分時需要300度;看手機15 公分時需要700度。600度以上稱為高度近視,除了容易形成視網膜剝離,青光眼、白內障、黃斑部出血的危險也大增。因此看電視、玩電動、打電腦、用電話每天應少於2小時,所以下課時應走出教室,望遠、運動、伸展;近距離用眼30分鐘後要看看6公尺外放鬆變換景深,久坐時要多喝水,二小時喝300 cc,就可藉上廁所,活動肢體,上完廁所正好伸展頸背、腕指,防止累積性工作疲勞。
天天運動30分:可以預防肥胖,若要減肥就要天天運動60分鐘。且一次運動要20分鐘以上效果才好,因此強度以中等費力之快走、騎腳踏車、游泳的持久性會高於慢跑。另隔天做重量訓練能增加肌肉質量、及新陳代謝量,可促進減重。早上運動可增加全天新陳代謝量更為划算。下課、吃完飯動一動可預防脂肪累積。臺灣天氣溫度的限制,讓室內運動一定要成為選項之一。找些有趣的運動、夥伴、與參與競賽可增強運動的持續力。善用外掃;走路、騎腳踏車上下學等生活中的動態時光。登錄運動時間更是必備的利器。
喝足白開水:喝飲料不容易有飽足感,因此較不節制,喝含糖飲料會增加7.8%熱量的攝取,以果汁和牛奶取代白開水,會增加15%熱量的攝取。高中生因正處於快速成長階段,一天大約需2500卡。天天喝含糖飲料,每天會增加200卡的熱量,吃一樣多、動一樣多,一年會胖10公斤(7000卡=1公斤,200卡*365天*/7000=10.4公斤)。因此教育部邀集各方專家決定:學生每天應喝1500 cc以上的白開水1500 cc(不含奶、湯)。為了達到目標,所以教室應有水杯;外出帶水壺;用餐時不喝含糖飲料;規律喝水:例如每節下課均喝一些水,一夜沒喝水身體在缺水狀態,早上一起床喝300 cc白開水可引起腸胃反射作用,也有助於腸道蠕動。但應留一些位置給早餐的液體:如牛奶、稀飯;一進教室立即倒500 cc中午前喝完;放學前也喝完500 cc;晚飯後漱漱口;睡前喝完剩下的500 cc。
營養早餐六配方
健康早餐學習單比賽:設計讓學生找出下列元素的早餐
目的:了解學校健康體位問題,決定執行方向 對象:大中型學校建議為三年級、七年級、高一學生,持續追蹤三年。 時間:104年5月前、105年1月前。
目的:了解學校執行健康體位策略成效。 對象:建議實施對象為小二以上(可用紙本)、非畢業班學生。 時間:為104年5月前、105年1月(104年6月初、104年10月可自選)。 方式:回答過去七天情形。計劃前、上下學期結束前(避開考試週)上網學生自主管理網(www.ym.edu.tw/action)填答。
目的:了解學校暑假執行健康體位策略成效。 對象:建議實施對象為四年級以上、非畢業班學生。 時間:103年度、104年度。
結合教育部學生健康資訊系統了解縣市、學校體位問題
訪視重點
健康體位輔導委員訪視工具(均在健康體位輔導手冊中)
附件1.輔導訪視查核表
附件2.推動學校健康體位計畫工作小組檢核表
附件3.學校自評表
附件4.運用五大核心能力及資源
評分標準
繳交資料相關表單可見健康自主管理網(www.ym.edu.tw/action)學校健康體位推動工作之相關電子檔案:健康體位績優學校_成效實證性數據.xls
多年的經驗顯示:學期中學生健康體位的比率最多可以進步7%,但是經過寒暑假,有些學生沒有正常用餐而變瘦,有些學生作息不正常,久坐、熬夜玩電動、看影片,吃零食、消夜而變胖。因此寒暑假的策略不可少。我們為您準備了三份寒暑假好用工具:七小福_我的暑假健康生活日記;85210_我的健康日記;健康促進暑假作業,在健康自主管理網:http://www.ym.edu.tw/active;教學資源/給學生的各類教材/85210_寒暑假作業中,您修改一下日期,就可以使用了。
活躍生活對學生快樂長高變聰明的幫助。
快樂:當你在運動的時候,激發α腦波與會分泌出腦內啡(endorphin),能夠會幫助你感受到放鬆、清明,促進心情愉悅,感到快樂。
長高:成長與發育輕鬆快樂的身體活動,像是打籃球、追趕跑跳碰、跳繩等,肌肉牽扯會刺激骨骼上的生長板,適度的重量訓練或抗阻力運動可以讓學生成長。但是在生長板軟骨上過度施壓,如太重、太久的運動,反而會影響身高!所以快樂活躍的身體活動,可以幫助高中男生成長、長高。
變聰明:透過身體活動和學習能力的觀察,運動除了有助於兒童全面性的身體協調功能,也對腦部產生多元化的刺激,藉由運動刺激神經纖維鍊的反應,而促進左、右腦協調工作,以提升高中生閱讀、寫作、數學能力,及記憶、專注力、協調能力。
大腦發展的關鍵期在人生早期,多看、多聞、多聽、多接觸、多跑跳,會增加神經傳導、連結,使大腦長出像高速公路的複雜連絡網。要學得好,必須能夠注意力集中,身體活動的經驗會幫助大腦自動處理掉固定的反應,過濾掉不重要的訊息(例如校外的叫賣聲、樹上的知了蟬鳴),你的大腦就有空間,讓你更專心學習啦!各國有許多研究證實有氧運動可以增加學習能力與速度。國內有學者發現:運動能力跟你的腦力好不好有關;也有學者指出青少年體能指數跟問題解決與認知能力有關。
健康飲食對學生快樂長高變聰明的好處
快樂:食物由各種營養素組成,而營養素是維持生命及成長所必需,若沒有適當攝取,身體會無法正常的運作。要讓身體活力充沛,就必須均衡攝取足夠的熱量及各類營養素。飲食與情緒關係密切,少吃垃圾食物、咖啡、酒、高鹽、高油食物,可多吃會快樂的營養素。牛奶、豆腐、蛋、香蕉內含血清素會安定情緒。牡蠣、肉、肝、海產、杏仁、蘋果富含鋅也可助情緒穩定。維生素C、B12、蛋白質、檸檬酸是減壓要素。
長高:在生長發育的時期,充足均衡的飲食才能使身體各部份健全的成長,若營養不均衡,還可能會影響到日後第二性徵的發育。當營養不能滿足骨骼生長需要時,身長增長的速度就會減慢。主要的營養需求有:1. 蛋白質:人體各種組織器官都由蛋白質構成,可多選擇高蛋白食物。例如:瘦肉、魚類、牛奶、大豆、雞蛋等。2. 礦物質:身高主要是骨骼的生長,鈣、磷、鎂等礦物質是構成骨骼架構的最基礎元素。對於孩子長高的飲食,除了注意營養均衡之外,還需要注意不利長高食品:例如各種碳酸飲料、糖果、含糖飲料、各種垃圾食品、油炸、醃製、罐頭類食品等;這些種類營養價值少,但卻增加許多熱量的攝取,反而影響其他營養素的攝取或造成體位過重肥胖的問題。
變聰明:腦是人體中最複雜的器官,只有2%的重量,而對於熱量及營養素的需求卻很高,要20%熱量。若是在生長發育期間沒有供應足夠的熱量及營養素,可能導致大腦功能異常的狀況發生。飲食上的提醒如下: